
踏入高迁古村东大门,沿着主道径直前行,行至村中小道口,一座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映入眼帘。

门前,潺潺水渠蜿蜒而过,平日里,村民在此洗衣、洗菜,一派悠然景象。秋日红薯丰收时节,这里更是热闹非凡,人们将刚出土的红薯置于渠水中洗净,为制作红薯粉、粉条做准备。

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,令人不禁驻足,每次从东大门入村,此处皆是取景的绝佳之地,在建筑美学与人文气息上,新德堂堪称高迁古村乡村风景的典范。

新德堂的建造历程颇具故事性。自吴氏30世吴洪标起笔,历经其子吴树哲,至其孙吴炳盛(1770 - 1834)方才落成。最初规划为“三透九门堂”的宏大格局,木材砖瓦均已筹备齐全,却不幸遭遇火灾,大量木材焚毁,最终仅建成“二透六门堂”。相较于其他“三透九门堂”宅院,新德堂屋梁牛腿的雕刻虽少了几分精细繁复,却多了古朴厚重之感,明代建筑风格特征显著。

如今,这座宅院依旧保存相对完整。然而,院中仅余一户人家居住,曾经的烟火鼎盛逐渐消散。但那历经岁月的一砖一瓦、一渠一水,依然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,承载着高迁古村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,吸引着无数探寻者前来领略它的独特魅力。
(图文/吴为)